B-2轟炸機有多難造?兩大技術難以克服,連美國現在都做不到
據媒體消息,美國現已在組裝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B-21“突襲者”驗證機,預計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進行試飛。嚴格來說,這現已是美國研制的第三代隱身轟炸機,第一代隱身戰斗轟炸機F-117現已在2008年全部退役,第二代隱身戰略轟炸機B-2也停產多年。而直到現在,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國家研制出隱身戰略轟炸機,與美國的差距至少在20年以上。
事實上,即使是現在的美國,也無法再仿制B-2轟炸機。前段時間,擔任研制B-21轟炸機的諾格公司在官網上公開招標,要求對B-2轟炸機的載重熱交換器的核心部件進行逆向研究,仿制那些現已不再出產的零部件。據稱,B-2轟炸機停產后,本來的出產線現已撤除,各種零部件的研制團隊和出產團隊解散,原資料供給鏈斷裂,一些部件現已無法再出產。
而近些年,由于美國的“去工業化”政策,冷戰時期的許多軍工企業現已不再從事軍工研制,導致招標作業困難重重。美國空軍快速維護辦公室正在研制一種“尖端自動化3D掃描體系”,用于復產那些現已停產的零件。曾經出產了B-2轟炸機的美國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那些完全沒有研制經歷的國家,可能再有20年也造不出來。
這些零部件只是B-2轟炸機最微乎其微的環節之一,更大的困難是大推力航空發動機和隱身技能。B-2轟炸機配備有4臺通用電氣出產的 F118-110非加力渦扇發動機,單臺額定靜推力達8.6噸,能讓B-2轟炸機以亞音速繼續飛行11000公里。俄羅斯也掌握了該技能,現在現役的圖-160戰略轟炸機配備的NK-321加力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可達13.7噸,加力狀態下能讓重達275噸的圖-160轟炸機以2倍音速飛行,但在隱身設計方面,俄羅斯遠遠落后于美國,以至于至今沒有造出隱身轟炸機。
相比于航空發動機,隱身能力才是B-2轟炸機最要害的技能。要到達隱身效果,不僅要選用隱身資料,外形設計也要做出適應性改變。B-2轟炸機的氣動外形與傳統轟炸機天壤之別,它選用翼身融合飛翼設計,沒有垂尾和方向舵,并大量選用三角與鋸齒設計,以削減雷達反射信號。與戰斗機相比,轟炸機的雷達反射面積本來就大很多,實現隱身的難度也更高。這一點連美國也難以做到,就更不用說其他國家。
私人飛機網 www.thegoodblogger.com
本文鏈接地址:B-2轟炸機有多難造?兩大技術難以克服,連美國現在都做不到
相關閱讀:
熱門飛機
777 VIP
參考價:15.79億
787 VIP
參考價:14.87億
TL-3000天狼星
參考價:73萬
TL-2000 STING S4
參考價:150萬
TL-2000 STING RG
參考價:46萬
TL-2000 STING S3
參考價:43萬
M-18 Dromader
參考價:41萬
P68TC Observer
參考價:980萬
A-Viator
參考價:2500萬
SVH-3
參考價: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