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殲-12超音速超輕型殲擊機
殲-12(代號:J-12,英文: HAIG J-12)戰斗機,是我國空軍脫節蘇聯制式飛機系列規劃格式今后,第一架從機體規劃到部件制作徹底由我國自行研發的輕型噴氣戰斗機,為我國施行全面獨立自主研發戰斗機積累了寶貴的經歷 。
布景:
1960年代中后期,我國空軍根據當時的局部戰役經歷,特別是第三次中東戰役、越南戰役以及在海南島及廣西云南邊境與美軍的防空作戰實踐證明,即使在廣泛使用空空導彈的情況下,占有有利的射擊位置,速度較低或機體分量較輕的飛機,這就促進我國要自主研發新型飛機以應對這樣的局勢。
空軍預計未來戰役中空軍機場是敵方打擊炸毀的重要目標,短距起降、保護簡略、造價低廉、隨時能打、隨地能戰的小型殲擊機像空中的游擊隊員,能夠在敵方預計不到的地方出現,“習慣人民戰役需要、完成廣泛、分散的空中游擊戰”。為此,我國空軍提出研發、裝備超輕型前線戰斗機,分量在4噸左右,能夠裝在貨車上機動轉場布置;機動性好,主要是加快能力、爬高和回旋扭轉功能杰出。
功能特點:
殲-12正常起飛分量為4450千克,空機分量只要3100千克,占有國際超音速戰斗機的“最輕”冠軍。它裝有一臺渦噴6乙型噴氣發動機,加力推力39.72千牛(4,050千克力),全機推重比可達0.91。相對而言推重比較大,機動性也就相對的好。
因為有分量約束,加上其機頭進氣布局,殲-12的電子火控設備被最大幅度的緊縮了。機上沒有機載雷達,戰斗力大受影響。機體輕小的另一個喪命弱點是機體內空間有限,無法裝載滿足的燃油,航程自然很短。
機動功能:
殲-12在規劃上追求機體小、分量輕。它的機內燃油儲量為1,250千克,可帶兩個400升的副油箱,最大航程可達1,385公里,但仍歸于短航程類型飛機。
因為輕巧,殲-12戰斗機在某些目標上非常優異。例如海平面高度上的最大爬高率是180米/秒。而和殲-12同年同月初次試飛的美國F-14戰斗機的這一項目標是200米/秒;專門針對米格-21而規劃的F-5E是160米/秒。殲-12在5,000 米高度上的最小回旋扭轉半徑是1,140米。而中低空機動功能杰出的殲-6是1,200米;美國刻意改進回旋扭轉功能的F-5E是1,080米,為此在該機機翼上安裝了新的前后緣襟翼體系。殲-12在5,000米高度上,從M0.9水平加快到M1.2,所需時間為65秒。而殲-6是85秒;美國的F-5A是140秒。殲-12的水平是比較先進的。
地面機動功能,也就是它的短距起落功能。其起飛滑跑間隔500米,著陸滑跑間隔是510米。與殲-12分量適當的亞音速戰斗機殲-5的起飛滑跑間隔是590米,著陸滑跑間隔是825米。殲-12還具有防塵裝置,可在短土跑道上起落。殲-12的最大平飛速度,在11,000米高度上,最大M數1.5,優于殲-6;有用升限17,410米,與殲-6適當。殲-12在高空的巡航速度是M0.95,雖不能超音速巡航,但以能接近音速巡航。
武器體系:
因為機體分量較輕,安裝武器的空間很有限,固定武器有一門30毫米航炮,1門23毫米機炮,備彈120發;別的,可掛4枚紅外制導的空對空導彈。就其飛翔分量而論,火力不算很弱,可是該機采用了機頭進氣形式,對增裝先進設備晦氣。若改為兩側進氣規劃,加裝先進的火控體系。則分量和阻力都要增加,其原有的長處也將削弱。外掛兩枚紅外格斗空空導彈,火力較弱 。
此外,殲-12的電子火控設備過于簡略和陳舊,使其潛在的戰斗力不能充分發揮,如能換裝小型化的電子火控設備,增裝小而輕的導航設備和全向戒備雷達,加上外掛小型空對空格斗導彈,則其戰斗力將大大提高。殲-12自身特有的短土跑道上起落功能,適合作為島基飛機使用。
評價:
殲-12戰斗機是我國空軍脫節蘇聯制式飛機系列規劃格式今后,第一代從機體規劃到部件制作徹底有我國人自行完成的輕型噴氣戰斗機。盡管半路夭折,可是卻為我國施行全面獨立自主地開發其戰斗機裝備的研發計劃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并積累了寶貴的經歷,是我國航空工業開展史上的一塊重要里程碑
私人飛機網 www.thegoodblogger.com
本文鏈接地址:關于殲-12超音速超輕型殲擊機
相關閱讀:
熱門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