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通勤機場?
通勤航空發源于美國,它是專門為了方便偏遠地區的村鎮、社區、礦山等地居民日常出行和經濟往來的航空運輸方式,其特點是使用30座左右的小飛機以定期或不定期航班的方式高頻次的往返于飛行距離通常在400公里以內的客源地機場和支線或部分干線機場,通勤航空可謂支線航空中的支線。通勤機場則是為通勤航空而設,機場要求不高,跑道長度也不長。
通勤航空在世界上許多地方發展迅速,除發源地美國外,還有日本、巴西和新西蘭等國的通勤航空業也非常發達。1985年,日本琉球群島政府、日本跨洋航空公司(后歸入日本航空公司)聯合一些其他投資方成立琉球通勤航空公司,以沖繩那霸機場為基地,開通了飛往琉球群島和奄美群島的定期航班。來往于琉球群島的通勤航班在沖繩那霸與日本跨洋航空公司的航班銜接,實現了通勤航空網絡和干線航空網絡的對接,構建了琉球通勤航空公司-日本跨洋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的三級航線網絡格局,在保持較低運營成本的基礎上,高效地實現了通勤航空的正常運營,擴展了通勤網絡。在巴西,雖然航班運輸服務欠發達,但其通用航空卻高度發達,巴西現擁有4000多個機場,通航飛機10000多架,彌補了本國航班運輸服務不足的情況。另外,在新西蘭,這個境內充滿丘陵、湖泊和河流的等特殊地形的國家內,通勤航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陶浪阿機場是新西蘭典型的通勤機場,在這里僅需10人就能維護一個機場。機場經理兼任消防員,機務放行人員在機坪上也要協助搬運貨物等。
通勤機場的特點:
1、最貼近客源的民航運輸。
通勤機場的服務對象很有針對性,大到一個村鎮,小到一個居民社區、廠礦企業。這種和客源地的“零距離”是干線和支線模式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2、特殊地區的最經濟出行方式。
在地廣人稀、自然環境惡劣的區域,通勤機場保證了出行。
3、通勤機場設施簡易。
出于降低飛行成本的考慮,通勤航空公司往往會使用小型螺旋槳式飛機,如:SAAB340、BEECH、AN24、新舟60等機型。這些小型飛機對機場設施的要求比較簡單,2B級別的跑道就可以滿足其起降。
4、通勤機場運營維護成本低。
由于通勤機場規模小、客流量不大,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做到一專多能。
相關閱讀:
熱門飛機